新闻 > 新游

正能量还是低俗营销?网游微电影引争议

14-01-11 多益网络

互联网企业一直走在网络营销的前沿,随着微博、微群、微小说这个“微时代”的到来,微电影营销也逐渐被进入了大众的眼球,但是这个看似刚兴起的营销方式,其实早已被网游企业所占据。由于微电影拥有播放时间“微”、制作周期“微”、制作成本“微”等独特的优势,导致网游企业竞相拍摄微电影,使之在短期内出现“井喷”情况。

随着网游微电影营销的进行,不少网游已经开始利用微电影来凝聚口碑,比如说《神武》的微电影《青春不下线》,就在最近的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上成功夺得奖项。但与此同时,不少网游的微电影却因为种种原因而饱受争议,微电影营销的弊端与缺陷也逐渐被暴露出来。

《神武》微电影《青春不下线》

《神武》微电影《青春不下线》

生硬的商业植入

微电影之所以火爆,很大成程度上是受到了商业元素的推动,而微电影作为新型的营销模式,一些极富创意、短小精悍、看点较多的微电影,可以较为容易的被广大网民所接受。但是,网络游戏作为特定用户群体的文化消费,并没法像手机、汽车等日常用品那样,可以轻松植入到各种题材的微电影中。在微电影中过度的植入游戏内容,会让观众失去观看兴趣,而简单的片尾LOGO或致谢植入,又会失去了网游微电影营销的价值,这导致了网络游戏的商业诉求难以“和谐”的植入到微电影中。《斗战神》的《胜负手》,《征途》的《玩大的》都是千万级播放级别的优秀微电影,但其代价是在片中几乎看不到与游戏相关的内容。

《征途》微电影《玩大的》

《征途》微电影《玩大的》

低俗恶搞的镜头情节

电影是一门高深的艺术,因为它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,将一个故事通过镜头、配乐、对话等形式展现出来。而在微电影中,由于时间更短,对于剧情的推进和情节的把控更是尤为重要,但是某些擅长恶俗营销的企业总喜欢不按套路出牌,于是大量“天雷滚滚”的网游微电影就诞生了,其表现为剧情雷人,各种恶搞的、无逻辑的剧情;演员雷人,“小杨幂”、“小林志颖”等毫无经验的草根演员数不胜数;而且穿着雷人,齐X小短裙、露背透视装等低俗雷人的服饰更是层出不穷。如此雷点无数的网游微电影,除了博得一时的眼球和观众的谩骂外,真正对网游的营销价值,又剩下多少呢?

分享

相关新闻